话 剧

2004-04-21 15:46

   新中国初期,话剧曾有过辉煌的时候,《年青的一代》、《茶馆》等优秀剧目影响过无数青少年。1976年后,话剧重现繁荣,涌现了一批像《于无声处》、《枫叶红了的时候》等控诉祸国殃民的“四人帮”罪行的激愤之作。其后《陈毅出山》、《彭大将军》、《孙中山》等作品,满怀深沉的敬仰之情,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。
   此外,话剧舞台涌现一批传统剧目,产生了《大风歌》、《秦王李世民》、《王昭君》、《松赞干布》等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新编古装剧。与此同时,还上演了许多改编、移植的古代、现代与外国题材的话剧。中国戏剧家协会设立了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之后,话剧《陈毅市长》、《屋外有热流》、《双人浪漫曲》、《红白喜事》、《李白》、《虎踞钟山》等优秀剧目先后获奖。
   由中国文联、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于2000年3月在北京揭晓,39名优秀演员榜上有名。
   重庆川剧院沈铁梅、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宋国锋、沈阳评剧院冯玉萍、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丁嘉丽和湖北省京剧院朱世慧荣获了“二度梅”(第二次获该奖)的殊荣。中国京剧院张火丁、安徽安庆黄梅戏二团韩再芬、上海越剧院钱惠丽等18名戏曲演员,中央实验话剧院倪大宏等10名话剧演员,中国歌剧舞剧院孙毅等3名歌剧演员和山西晋中小鸣琴晋剧团杨红丽等3名民间职业剧团演员荣获梅花奖。